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章 今春民情(一九七九年) 後記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習作《芙蓉鎮》在今年《當代》第一期發表後,承蒙廣大讀者和首都文藝界師友們的熱情關心,給了我許多鼓勵和鞭策。我在感激的同時,也覺得十分愧疚。盼著多出現一些反映當代農村生活的作品,大約是促成許多省市的讀者給我來信的原因——殊不知我只是個文學戰線的散兵遊勇而已。還有的讀者來信祝作者幸福,彷彿在替我擔憂著某種隱患似的。真是些熱心腸的同志哥、同志姐喲。

農村的情況如何,八億人口的生養棲息、衣食溫飽,對我們國家來講是舉足輕重的。特別是當前農村正經歷著經濟管理體制的深刻變革,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寒帶、溫帶、亞熱帶、熱帶,平原、高原、山地、丘陵,水稻、旱糧、瓜果、森林植被,不再按一個模式搞生產運動了,不再搞既違農時、又背地利的

“規範化作業”了,實在是我們社會的一個了不得的進步。在新的形勢之前,回顧一下過去的教訓,展望一下業已來到的良辰,不也是有益處的麼?

記得前些年,我自己就有一個頗為“規範化”的頭腦,處世待人,著文敘事,無不瞻前顧後,謹小慎微,惟恐稍有疏漏觸犯了多如牛毛的戒律,招來災禍。是黨的三中全會的思想路線解放了我,給了我一些認識生活的能力,剖析社會和人生的“膽識”。然而我的這點在“四個堅持”原則指導下的“膽識”,比起同輩作家和廣大讀者來仍然是有限得很。我是個南方的鄉下人,身處江湖之遠,既有鄉下人純樸、勤奮的一面——恕我在這裡自詡;也有鄉下人笨拙、遲鈍的一面——恕我在這裡妄言。去年,我有幸參加中國作家協會文學講習所第五期學習,跟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中青年作家朝夕相處。學友才高,京華紙貴,我看到了自己和這些優秀同窗之間的差距。我雖然於五十年代末期即開始學習寫作,一九六二年開始發表短篇習作,但起點很低,染有粉飾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