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章 陷害市長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劉琳南下考察回濱海的當天下午就去了絲織廠。

這十多天,由市紀委、監察局、公安、檢察、工業局、審計局、審計律師事務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對絲織廠進行了全面的審計。劉琳看了審計報告和專題調查報告後,差點兒把美尼爾綜合症給氣犯了。從長達二十頁的審計報告上看,劉琳留一下的絲織廠家產是三千萬的固定資產,一千萬流動資金,銀行沒有一分貸款。1993年開始敗落,客觀因素也存在,一是全國紡織行業全面滑坡,特別是絲綢製品在國際市場滯銷,出口配額限制,國內市場又疲軟,造成企業“無米下鍋”沒活幹;二是國家宏觀調控,銀根緊縮,銀行壓貸,資金回籠又困難,三角債增多,使絲織廠出現市場和資金兩難,形成惡性迴圈,迫使企業處在停產半停產狀態;三是絲織廠五六十年代的裝置陳舊不堪,產品檔次又低,花色品種少,又沒有叫得響品牌,生產成本高於同行,產品市場競爭力脆弱;四是企業負擔偏重,全廠共三千多職工,在職職工不到二千人,離退休幹部職工接近一千人,他們工資和醫藥費總額佔全廠50%,等於一個人幹活掙的錢要養兩個人。所以“幹不如不幹,不幹不如搗蛋”,職工沒有積極性;五是改革力度沒有到位。絲織廠改革先是實行股份制,動員全廠幹部職11參股。由於職工太窮,拿不出股本,股份制便黃了。接下把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模式搬進廠內,分車間搞承包。但企業又有一個通病即包盈不包虧,賺了是承包人的,買別墅買轎車包二奶,虧了是國家的。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廟窮和尚富,甚至把國有企業變成比私營還要私營,國有資產大量流失。企業哪經得起拆騰。但從主觀上看,絲織廠班子的腐敗和無能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審計報告上說,1993年銀行貸款一千三百萬,當年虧損四百萬;1994年銀行貸款一千萬,市財政為了扶持絲織廠也拿出無息貸款三百萬,結果當年虧損七百萬;1995年絲織廠臨近倒閉,市裡花錢買穩定,協調各家銀行再貸給八百萬,結果當年再虧八百萬;1996年,絲織廠停產,職工每月發180元生活費,離退休幹部職工工資每月按半個月標準發放。考慮絲織廠是個無底洞,銀行停止貸款。下半年開始,廠裡凡是能賣的裝置包括廢銅爛鐵都掘地三尺拿去賣了發生活費。欠了電費被供電公司停了電,欠了水費被水廠停了水,欠環保站垃圾處置費,垃圾成堆,臭氣熏天,無人過問。夜裡一片漆黑,車間裡長滿荒草,哪像個工廠。1996年底,市外貿公司為絲織廠攬到了一筆加工十萬條被面的業務,為了支援絲織廠作最後一次掙扎。市財政拿出三百萬無息貸款,全廠幹部職工集資一百萬作流動資金幫助絲織廠恢復生產。機器僅轉三個月就停了,其結果是應收款增加了三百萬,市政府等於把錢扔進了別人的腰包。1997年春節臨近的時候,為了過一個安穩年,市裡又從吃飯財政中摳出一百萬發給停產企業職工,並上門慰問了上百戶特困職工。黨政機關幹部不發一分獎金,其中給了絲織廠三十萬元。目前,市絲織廠廠房、土地及無形資產評估二千七百萬元,債權九百萬元,欠銀行貸款三千萬元,欠市財政無息貸款六百萬元,債務六百萬元,尚欠職工生活費三個月計一百二十七萬元。帳面虧空不計利息七百二十七萬元,實際潛虧已愈千萬元,是嚴重的資不抵債企業。1993—1997年五年間等於敗了五千萬元,每年虧損一千萬元。即使對於一家大型國有企業來說,也已是天文數字了。劉琳怎麼也不相信這些阿拉伯數字是真的,但它們一行行排列有序,讓她看去像天方夜譚一樣荒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