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18節、兒馬大戰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突然,東面響起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張繼原騎馬奔來,額頭上扎著醒目的白繃帶。兩人吃了一驚,忙去迎接,張繼原大喊:別別!別過來!他騎的那匹小馬,一驚一乍,根本不容人接近。兩人才發現他騎的是一匹剛馴的生馬生個子。兩人急忙躲開,讓他自己找機會下馬。

在蒙古草原,蒙古馬馬性剛烈,尤其是烏珠穆沁馬,馬性更暴。馴生馬,只能在馬駒長到新三歲,也就是不到三歲的那個早春開始馴。早春馬最瘦,而新三歲的小馬又剛能馱動一個人。如果錯過這個時段,當小馬長到新四歲的時候,就備不上鞍子,戴不上嚼子,根本馴不出來了。就算讓別人幫忙,揪住馬耳把馬摁低了頭,強行備鞍戴嚼上馬,馬也絕不服人騎,不把人尥下馬決不罷休。哪怕用武則天的血腥馴馬法也無濟於事,這匹馬就可能成為永遠無人能騎的野馬了。

每年春季,馬倌把馬群中野性不是最強的新三歲小馬,分給牛倌羊倌們馴,誰馴出的馬,就歸誰白騎一年。如果騎了一年後,覺得這馬不如自己名下其它的馬好,可將新馬退回馬群。當然,這匹馴好的新馬從此就有了名字。

在額侖草原,給馬取名字的傳統方法是:馴馬人的名字加上馬的顏色,比如:畢利格紅、巴圖白、蘭木扎布黑、沙茨楞灰、桑傑青、楊克黃、陳陣慄等等。以馴馬人名字來給新馬命名,是草原對勇敢者的獎勵。擁有最多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馬的騎手,在草原上受到普遍的尊敬;如果馴馬人覺得自己馴出的是一匹好馬,他就可以要下這匹馬,但必須用自己原來名額中的一匹馬來換。一般羊倌牛倌會用自己名下的四五匹、五六匹馬中,最老最賴的馬,去換一匹有潛力的小新馬。馬名一旦取好,將伴隨馬的一生,互相很少有重名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