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敬答吳心柳先生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心柳先生:

謝謝你三月十三號給我的信。

很早就讀過你談音樂的文章,經常讀到你的通訊和作品,我剪貼了一些,因為非常喜歡。

你在第一點中說:

大家對"文明"與"文化"這兩個字用得太籠統,因此胡先生的"小腳"、"大監",您的"梅毒"、"太保"都成為論題、成為把柄。

我非常贊同你指出的"成為把柄"的話。現在本是一個帽子亂飛的時代,一些三十年代的文人們,天天想編織幾頂大帽子朝人頭上戴;不僅此也,他們甚至摘下他們過去的舊帽子朝人腦袋上丟。他們的慣技是抓你文章中的一個詞兒,加上個字頭或字尾(尤其是愛加Eism),做成"把柄"。然後不談你文章中的深意,就到處宣傳起來:例如我文章中提到"梅毒",他們就說我提倡"梅毒主義";我提到"太保",他們就說我是"文化太保";我提到"周樹人",他們就說我"想當魯迅二世",這種無聊的行徑,就正是你所說的"難堪的技術犯規"。

他們另一個法寶是抬出"這青年"、"這孩子"來跟李敖連在一起。因為李敖是"青年"、是"孩子",所以是"兒戲"是"童言",並且"勝之不武"。雖然"勝之不武",他們跟我鬥起來卻不遺餘力:胡秋原的幾淌長篇罵我;鄭學稼一連罵我六個月,葉青發行的雜誌連罵我十三期,其他還有"從良"後的內幕雜誌、港臺兩地的有背景的刊物,以及可發表他們私人信件的晚報……總之,能使的法寶他們都使出來了。前些時候我看到葉青罵我的文字,說我李敖該"回到大學歷史系去再讀幾年"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