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易經》中的性交文字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晚早喜易"、"讀易,韋篇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這段文字是很可疑的。因為整部《論語》中,根本沒有這類喜《易》的記載;也沒有讀《易》讀得次數太多,以致捆書的繩子都斷過三次的記載,從《論語》中看孔子,一點也看不到他老先生如此對《易》著迷。古文《論語》中只有一段話:

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這段話,陸德明《經典釋文》解釋得極明白:"魯讀易為亦,今從古。"從古以後,《魯論》的原文,該是假我數年,五十以學,亦可以無大過矣!

可見孔子同《易》的關係,是後來附會出來的。

雖然如此,孔夫子"五十以學易",倒也一直流傳,得到一般人的相信。如今我也五十歲了,我姑且也聖人一番,做一點"學易"的示範。

《易》是《易經》、也叫《周易》(因為流行在周朝)。《周易》是卜筮用的一本籤文總集。(《左傳》、《國語》裡記占卜的事,都以根據《周易》來說明為主。)根據《周易》,我把卜的結果排比如下: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計算:說"吉"的爻一二一次;說"兇"的爻五十二次;說"旡咎"的爻八十五次;說"何咎"、"何其咎"、"匪咎"的爻四次;說"厲"的爻二十六次;說"悔"的爻二次;說"有悔"的爻四次;說"悔亡"的爻十八次;說"死悔"的爻七次;說"亨"的爻三次。這些名堂,在在都顯示了《周易》這部書的卜筮特色。古代人喜歡問卜,卜出來的結果累積起來,每在新卜之事與所現之兆相同的時候,就可以援用累積的結果,不必再重複了。這種卜的方法,比以前方便,所以叫《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