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27講 黛釵合一之謎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上一講末尾,我提出了關於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問題。其實,關於這兩個角色的問題還很多,比如就有紅迷朋友問我,林如海的大筆遺產,林黛玉怎麼沒有繼承到?又有紅迷朋友問,薛寶釵後來的命運似乎跟賈雨村還有關係,是真的嗎?面對這麼多的問題,我覺得還是要先討論大問題,這大問題就是,總體而言,對黛、釵這兩個人物,我們應該有怎麼樣一個評價?曹雪芹塑造她們,明明有鮮明對比的用意,那怎麼又會有黛、釵合一的藝術設計?

從思想上說,林黛玉對封建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念不以為然,她從不勸賈寶玉讀聖賢書謀取功名,對自己的個性不但不收斂,還相當地率性張揚;而薛寶釵呢,確實是一味地迎合封建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念,在封建家長面前尤其懂得收斂個性,處處乖覺討好,總是勸說賈寶玉走“仕途經濟”的“正道”。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以來,這樣認識黛、釵,算是抓住了本質,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這方面的論述非常之多,我不再重複舉例說明。

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有的紅學家完全從自我審美感悟出發,覺得黛、釵如兩山並立,二水分流,各現其美,各盡其妙,提出黛、釵合一的觀點。有的讀者,當然,主要是男性讀者,則黛、釵同賞,認為如果娶妻如釵、交友如黛,那可是人生有大福。這實際上也是在意識裡形成了一個黛、釵合一的格局。更有一些讀者,男讀者、女讀者都有,他們更喜歡寶釵一些,覺得那才是理想的女性;黛玉嘛,身體不好,有病,而且很可能是肺結核,傳染性很強的一種病。這且不去管它吧,那個性格啊,小心眼兒,說話尖酸刻薄,刀子嘴,還未必是豆腐心。比如她形容劉姥姥是“母蝗蟲”,雖然不是當著劉姥姥說的,但是這樣背後嘀咕,尤其所醜化貶低的是一位農民,心地實在是不厚道。這個表現,無論如何也歸納不到“反封建”裡頭吧,可以說是流露出了十足的貴族小姐的優越感,很要不得!這些觀點、讀後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要麼是受到批判的,要麼是處在非主流的狀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