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八講 賈元春死亡之謎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我們現在要探討的問題就是賈元春究竟是怎麼死的,因為我們現在看不到八十回以後曹雪芹關於賈元春的描寫了。因此,我們只能夠從第五回裡面,曹雪芹寫下的對賈元春命運的暗示裡去分析。上一講裡面,我已經分析了關於賈元春的判詞,指出按曹雪芹的情節設計,她不是像高鶚續書裡寫的那樣,很太平地薨逝在鳳藻宮,她是因為虎兕相爭,在一場權力爭鬥當中,悲慘地死去。第五回除了判詞,還有曲,現在我就要把關於賈元春的那一首《恨無常》曲,探究一番。判詞和曲,總的意思是相通的、相同的,但是在對一些具體事件、具體情況的交代上,又各有側重。

《恨無常》曲是這樣的:“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盪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孃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對於這支曲,我們應該如何解讀?它究竟怎樣預示了賈元春的死亡?

這首曲曲名叫做《恨無常》,大家再想一想關於秦可卿的那首,曲名是什麼呢?是《好事終》。兩首曲的曲名擱到一起,觸目驚心。我認為,兩個曲名體現出了我在前幾講裡面所說的那個因果關係。秦可卿和賈元春是扯動賈家命運的兩翼——秦可卿的好事終了,很快賈元春的好事就來臨。但是賈元春的最終命運仍然不好,所以叫《恨無常》。什麼叫無常啊?如果始終不好,就叫常不好,始終好就叫常好;情況總在變動中,沒有什麼是可以持久的,而且往往那變動也無法預測,因此也就無法控制,無法避免,這才叫無常。各種狀態都不能持久,如果是不好的狀態不能持久,當然挺不錯的,但是賈元春命運的悲慘在於,她的好運不能持久,所以她所謂的“恨無常”,實際上也等同於“好事終”。曹雪芹在營造這些《紅樓夢》曲的時候,真是嘔心瀝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