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鐘鼓樓將永存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怎樣認識時間?它是一個圓圈?一支飛箭?一條奔向大海的河流?一隻骰子?一架不斷加速的宇宙飛船?它真的可以卷折、彎曲?……時間流逝著,而鐘鼓樓將永存。

鐘鼓樓高高地屹立在京城北面。

鼓樓在前,紅牆黃瓦。

鐘樓在後,灰牆綠瓦。

鼓樓在元代時名齊政樓,到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它才被改建於現在的位置。如今的鼓樓西邊,還有一條“舊鼓樓大街”,所以要知道元代齊政樓的位置,並不困難。清朝接用了明朝的全部宮室壇廟,嘉慶五年(1800年)對鼓樓進行過一次大修,再次肯定了它鎮守於全市中軸線北端的位置。據說當年鼓樓上面安置著二十四面更鼓,每面直徑都有一米半左右,都是用整張的牛皮蒙制的。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時,鼓樓亦被劫掠,如今二十四面更鼓僅餘一面,而且鼓面上還留下了侵略者的刀痕。

鐘樓在元代時是萬寧寺的中心閣,明代未動,清乾隆十二年(1745年)重建後,才呈現出今天的面貌。

直到1924年以前,鐘鼓樓都履行著向全城居民報告時辰的職責。

用什麼來計算時間?

最早,在鼓樓上置有銅鑄刻漏,據說是宋朝傳下來的國寶。所謂刻漏,就是利用水在不同大小的銅壺中均勻滴漏,而度量出時間來的裝置。據說當年的銅漏壺一共有四個,從上到下依次的名稱是:天池、平水、萬分、收水。漏壺之間安有鐃神,設有機械,能按時擊鐃發聲,每次擊鐃八聲,頗為準確。銅壺中自然需經常添水,冬天為了防凍,則注入溫水。可惜如今的鼓樓上僅有漏壺室,銅刻漏已蕩然無存了。到了清朝,改用更香來計算時間,從精確度上說,似乎不但沒有進步,反而是一種倒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