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論“舊形式的採用”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舊形式的採用”的問題,如果平心靜氣的討論起來,在現在,我想是很有意義的,但開首便遭到了耳耶〔2〕先生的筆伐。“類乎投降”,“機會主義”,這是近十年來“新形式的探求”的結果,是克敵的咒文,至少先使你惹一身不乾不淨。但耳耶先生是正直的,因為他同時也在譯《藝術底內容和形式》〔3〕,一經登完,便會洗淨他激烈的責罰;而且有幾句話也正確的,是他說新形式的探求不能和舊形式的採用機械的地分開。

不過這幾句話已經可以說是常識;就是說內容和形式不能機械的地分開,也已經是常識;還有,知道作品和大眾不能機械的地分開,也當然是常識。舊形式為什麼只是“採用”——但耳耶先生卻指為“為整個(!)舊藝術捧場”——就是為了新形式的探求。採取若干,和“整個”捧來是不同的,前進的藝術家不能有這思想(內容)。然而他會想到採取舊藝術,因為他明白了作品和大眾不能機械的地分開。以為藝術是藝術家的“靈感”的爆發,象鼻子發癢的人,只要打出噴嚏來就渾身舒服,一了百了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現在想到,而且關心了大眾。這是一個新思想(內容),由此而在探求新形式,首先提出的是舊形式的採取,這採取的主張,正是新形式的發端,也就是舊形式的蛻變,在我看來,是既沒有將內容和形式機械的地分開,更沒有看得《姊妹花》〔4〕叫座,於是也來學一套的投機主義的罪案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