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摩羅詩力說(1)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求古源盡者將求方來之泉,將求新源。嗟我昆弟,新生之作,新泉之湧於淵深,其非遠矣。②——尼耙

人有讀古國文化史者,循代而下,至於卷末,必悽以有所覺,如脫春溫而入於秋肅,勾萌絕朕③,枯槁在前,吾無以名,姑謂之蕭條而止。蓋人文之留遺後世者,最有力莫如心聲④。古民神思,接天然之宮,冥契萬有,與之靈會,道其能道,爰為詩歌。其聲度時劫而入人心,不與緘口同絕;且益曼衍,視其種人⑤。遞文事式微,則種人之運命亦盡,群生輟響,榮華收光;讀史者蕭條之感,即以怒起,而此文明史記,亦漸臨末頁矣。凡負令譽於史初,開文化之曙色,而今日轉為影國⑥者,無不如斯。使舉國人所習聞,最適莫如天竺。天竺古有《韋陀》⑦四種,瑰麗幽,稱世界大文;其《摩訶波羅多》暨《羅摩衍那》二賦⑧,亦至美妙。厥後有詩人加黎陀薩(Kalidasa)⑨者出,以傳奇鳴世,間染抒情之篇;日耳曼詩宗瞿提(W.vonGoethe),至崇為兩間之絕唱。降及種人失力,而文事亦共零夷,至大之聲,漸不生於彼國民之靈府,流轉異域,如亡人也。次為希伯來⑩,雖多涉信仰教誡,而文章以幽邃莊嚴勝,教宗文術,此其源泉,灌溉人心,迄今茲未艾。特在以色列族,則止耶利米(Jeremiah)⑾之聲;列王荒矣,帝怒以赫,耶路撒冷遂隳⑿,而種人之舌亦默。當彼流離異地,雖不遽忘其宗邦,方言正信,拳拳未釋,然《哀歌》而下,無賡響矣。複次為伊蘭埃及⒀,皆中道廢弛,有如斷綆,燦爛於古,蕭瑟於今。若震旦而逸斯列,則人生大戩,無逾於此。何以故?英人加勒爾(Th.Carlyle)⒁曰,得昭明之聲,洋洋乎歌心意而生者,為國民之首義。意太利分崩矣,然實一統也,彼生但丁(DanteAlighieri)⒂,彼有意語。大俄羅斯之札爾⒃,有兵刃炮火,政治之上,能轄大區,行大業。然奈何無聲?中或有大物,而其為大也喑。(中略)迨兵刃炮火,無不腐蝕,而但丁之聲依然。有但丁者統一,而無聲兆之俄人,終支離而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