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54章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寇準被貶出京後,宰相之位空缺,真宗本欲提撥王欽若為相,卻被王旦所反對,因此不再提起。王欽若雖然心有不甘,只得再思別計。

這段時間,真宗卻因為王欽若那番“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的話,心裡常常覺得不受用。王欽若乘機進言道:“太祖皇帝一手打下大宋江山,太宗皇帝時又有滅南唐收吳越平北漢的戰績。皇上春秋正富,豈不應該留下一番名揚天下的功業?”

真宗聽得砰然心動,問道:“何謂名揚天下的功業?”

王欽若知道真宗因剛剛訂立了澶淵之盟,並不想動兵,故意道:“澶淵之盟訂得不公,不如再次發兵,直取幽雲十四州?”

真宗連連搖頭:“一則背盟叛約,非大國之風;二則河北生民,方免兵災,朕何忍再動兵戈。此法不可!”

王欽若道:“既然皇上憐惜生民,不願意再動刀兵。臣還有一個辦法,可以兵不血刃,達到威懾遼國的目地!”

真宗問:“是何辦法?”

王欽若道:“皇上可知,當日蕭太后為何在佔有優勢的情況,只訂下三十萬的歲幣便匆匆撤兵?”

真宗看著他:“自然是朕親臨澶州,大敗遼軍,曹利用折衝樽俎得宜所致?”

王欽若搖頭道:“非也,以臣看來,她是畏於天命。遼人向來無進犯中原之心,每次南侵,亦只不過是得些金帛便宜而已。當年遼太宗耶律德光一意進攻中原,述律太后曾經勸他說:‘如果漢人做契丹王,可否?’遼太宗說:‘不可。’述律太后又說:‘既知不可,那兒何必非要做漢王呢?漢人難制,便是得了漢地也不能久留,若有何意外,後悔莫及!’遼太宗不能聽勸,果然身死異地,屍體回鄉,述律太后因他不聽母命,而不許他安葬,以示警戒後人。此後歷朝遼帝,均明白漢人治漢地,契丹統治遼地的道理。那蕭太后自恃曾有過高梁河之役和雍熙之戰的勝利,想要破了這個傳言,因此領兵進犯。誰知道兵馬未動,先是折損了元帥耶律休哥,去年南侵,名將耶律斜軫又在軍中陣亡。蕭太后也算得性情極悍,不但沒有因此退兵,反而在蕭撻覽的煽動下再次南侵。誰知道聖駕親征,未到澶州,蕭撻覽已被床子弩射死。那蕭太后再是倔強,也不由得她不相信這天命所在,遼人不可北侵的道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