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嚴教授與大學生談金庸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11月10日晚7點,北師大500座階梯教室。北大中文系博士生導師嚴家炎教授與北師大學生有一場對話,主題是關於金庸。嚴教授在北大開了一門金庸小說的課。他參加主編的《中國文學史》是全國中文系的通用課本。記者現場記錄以下文字。

學生:您怎麼看最近王朔對金庸的評價?

嚴家炎(以下簡稱嚴):我今天上午(指11月10日)看到那篇文章,是別人傳真給我的。讀作品有感想很正常。一個作品讀不下去,有各種原因。可能作品本身不好,可能作者的某些描寫習慣讀者不適應,也可能讀者存在某種心理障礙(掌聲,笑聲)。舉一個我的例子。我十三四歲時讀《紅樓夢》,讀不下去;十七八歲讀後,在日記裡罵賈寶玉;20多歲上了北大,重讀《紅樓夢》,就感觸很多。關於金庸語言不行的說法,文藝評論家李陀曾說過,金庸使中斷了傳統的白話語言起死回生(掌聲)。同一個問題,可能有相反的看法,不少海外華人為吸引子女學漢語,教材是金庸的小說。王朔的一些感觸,譬如對段譽的看法,不一定沒有道理。但不談喬峰,而談段譽,是沒好好讀《天龍八部》。

學生:金庸的小說有譯成外文的嗎?為什麼沒有影響?

嚴:金庸有兩部作品譯成英文,在西方反應不大。《鹿鼎記》譯的不全,韋小寶罵人的話就沒法譯。韓國譯的很多,還有不少盜印書。日本一家出版社計劃出36本的金庸全集,已出六七本,有反響。60年代南越議會開會時,互相對罵,“你是嶽不群,兩面派”、“你是左冷禪,陰謀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