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篇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 四、告子言性正確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人性本是無善無惡,也即是可以為善,可以為惡。告子的說法,任從何方面考察,都是合的。他說:“性猶湍水也。”湍水之變化,即是力之變化。我們說:“心理依力學規律而變化。”告子在二千多年以前,早用“性猶湍水也”五字把他包括盡了。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意即曰:導之以善則善,誘之以惡則惡。此等說法,即是《大學》上“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的說法。孟子之駁論,乃是一種詭辯,宋儒不悟其非,力詆告子。請問《大學》數語,與告子之說有何區別?孟子書上,有“民之秉夷,好是懿德”之語,宋儒極口稱道,作為他們學說的根據,但是《大學》於堯舜桀紂數語下,卻續之曰:“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請問,民之天性,如果只好懿德。則桀紂率之以暴,是為反其所好,宜乎民之不從了,今既從之,豈不成了“民之秉夷,好是惡德”?宋儒力詆告子,而於《大學》之不予駁正,豈足服人?

孟子全部學說都很精粹,獨性善二字,理論未圓滿。宋儒之偉大處,在把中國學術與印度學術溝通為一,以釋氏之法治心,以孔氏之法治世,入世出世,打成一片,為學術上開一新紀元,是千古不磨之功績(其詳具見拙著《中國學術之趨勢》一書)。宋儒能建此種功績,當然窺見了真理,告子所說,是顛撲不破之真理,何以反極口詆之呢?其病根在誤信孟子。宋儒何以會誤信孟子?則由韓昌黎啟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