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一、臨別贈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①此為林語堂1936年應賽珍珠邀請舉家赴美國時在旅途上(橫濱舟次)所寫下的篇什。發表於1936年9月16日的《宇宙風》第25期。

朋友送別,勸我把去國雜感寫出來,寄回發表。我認為這是有意義的,不過題目太大了。為今日中國之民,離今日中國之境,應當有多少感想齊攢心頭?不過蝨多不癢,債多不愁千緒萬端,何從講起?言簡意賅,亦難完作。只是題目雖大,也有許多不便講與不容講的周作人先生所謂第一句話不許說,第二第三句話說也無用(札中語)。我們可說的還是關於文學思想的方面。在國家最危急之際,不許人講政治,使人民與政府共同自由討論國事,自然益增加吾心中之害怕,認為這是取亡之兆。因為一個國決不是政府所單獨救得起來的。救國責任既應使政府與人民共負之,要人民共負救國之責,便須與人民共謀救亡之策。處於今日廿世紀世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老話,總是不適用,不然何必普及教育。今日廿世紀之人,不使知之,便由也不大情願。今日救國之方策何在,民知之否,不知也,而欲其在沉沉默默之中儲存救國之興奮,戛戛乎其難矣。事至今日,大家豈復有什麼意見,誰能負起救亡大策,誰便是我們的領袖,誰不能負這責任而誤國,誰便須滾蛋。此後今日之中國是存是亡之責,與其政府獨負,不如與民共負,後來國家榮盛,才能與民同樂而不一人獨樂。除去直接叛變政府推翻政府之論調外,言論應該開放些,自由些,民權應當尊重些。這也是我不談政治而終於談政治之一句贈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