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章 13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感恩節的前一天,下雪了,直到春天雪才停。劍橋的整個冬天都白雪皚皚,人行道上堆出了一道道消融不了的雪牆。我走在雪中,想著雪在文學中的象徵意義,我之前對此不以為然。可是,在那一年,我感覺,自然在試著淨化人類的惡行,覆蓋那血跡斑斑的地球,讓它安息。

也許,並沒有哪一年比其他年份更糟;一年十二個月中,有多少傷痕累累的肉體,就有多少鮮血在暴力之下匯入土壤。很難統計暴力致死的資料。怎樣才算是謀殺呢?人們因為政府和企業的政策而餓死,這算是謀殺嗎?自然本身也會帶來殺戮,正因如此,人類才有了主宰自然的想法,這似乎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了。沒人相信解藥可能比疾病本身還糟。或許確實不是。細菌侵入,損害人體,也算是謀殺。我想一切死亡都是暴力導致的死亡吧。按照這個邏輯思考下去,永遠沒有答案。

可是,一九六八年給人的感覺,仍然比其他年份糟糕。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抽搐著的龐大身軀裡的細胞,那身軀被無數子彈擊中,橫躺在地上,而馬丁·路德·金、肯尼迪和“美萊村大屠殺”那些無名的受害者,正是死於這些子彈。負罪感折磨著我們,因為殺人犯正是我們中的一員,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受害者也是我們中的一員。當然,受害者往往也是加害者。受害者的身體在尖叫,像鐵水流過大腦、胸腔和肚子,滾燙、灼熱、痛苦向每個感官蔓延,緩緩地翻轉、下落,一枚射入身體的小小子彈,就能讓一切都成空。殺人者——那個緊張的男孩,用顫抖的手指扣動扳機,他的同謀,腋窩被汗水浸溼,收了錢的殺手則流露出毫無顧忌的眼神,那個自認將世界從猶太人、共產主義者和阿爾比派[28]中拯救出來的人,繃緊了脊背。每個人都會是加害者或受害者。一九六八年,像一個動作緩慢的殺手,跨越了一年,跨越了大陸;像是一張照片,捕捉到了一次永恆的墜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