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篇 精英的小辮子 第11章掛在總統脖子上的軍隊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契訶夫的小說《掛在脖子上的安娜》,寫了一個依附於男人的女人。從此以後,人們將全然賴在男人身上的女人稱為掛在男人脖子上的女人。然而,也許人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是,在中國曾經有過一支軍隊,也是掛在某個男人的脖子上的,寸步不離。

這支軍隊來頭很大,是清末朝廷的禁衛軍。作為一個傳統王朝,清代沒有明確的御林軍名目,護軍營、圓明園護軍營和相繼建立的驍騎營、火器營、神機營等,都可以算作御林軍。但是,打仗的時候,這些軍隊也用於前線的衝鋒陷陣,並不僅僅待在京城擺譜裝樣子。然而,隨著八旗子弟的腐化,這些軍隊慢慢真的成了擺設。在晚清軍事現代化的過程中,跟各地駐防八旗一樣,京城的護軍也在裝備上洋化了。但是,背了洋槍的護軍,在八國聯軍打進來的時候,還是顯示出自己的超級無能,漫說守城,就是護衛西太后和光緒逃跑都力不從心。若是當日聯軍派出哪怕一個連來追一下,中國的兩位最高首領肯定會成為俘虜的。這一點,西太后心裡明鏡似的。最後還是做甘肅藩司的岑春煊帶了千把人趕來,西太后的心裡才踏實了一點。

所以,新政開始,建立一支新式的禁衛軍就成了皇室的一個心病。不過據後來攝政王載灃的弟弟載濤說,這個念頭還是德國皇室灌輸的。1903年,載灃作為賠罪使臣出使德國,為在義和團運動中被殺死的德國公使賠罪。此番德國之行,給載灃印象最深的是,德皇近衛軍雄壯的軍勢。他被告知,德國的皇室成員都要服兵役,而皇家親自掌控軍隊,是保障皇室永固的要義。這個印象,後來又被來訪的德國皇室的亨利親王所強化。編練禁衛軍的動議,1905年就已經提出,但到了1908年西太后和光緒死後,載灃親掌大權,雄心滿滿的他才真正開始了建立禁衛軍的工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