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二十六) 得寸進尺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赤壁之戰後,曹操又進行了三次戰爭,即破馬超、韓遂,徵孫權,伐張魯。三次戰爭時間都很短,曹操甚至寧肯半途而廢也要返回鄴城。那麼,曹操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他每次都匆匆忙忙趕了回去,究竟是要做什麼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品三國之——得寸進尺。

在上一集易中天先生講到,曹操在赤壁之戰後進行了三次戰爭,即破馬超、韓遂,徵孫權,伐張魯。三次戰爭,都是半途而廢。劉備的謀士法正認為,這一定是因為曹操的後方有更嚴重的問題,要等著他回去解決。那麼,曹操三次出征,三次都從戰場上匆忙地趕回去,是像法正說的那樣,曹操的後方出了問題,要等著他回去解決嗎?如果是這個原因的話,那是什麼問題如此重要,會讓曹操寧願在戰場上半途而廢,也要匆匆忙忙趕回後方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品三國之“得寸進尺”。

易中天:

上一集我們講到,曹操得隴不望蜀,半途而廢,其原因呢?劉備的二號謀士法正認為是他“內有憂逼”。那麼是這樣的嗎?是這樣的。曹操他不是自立門戶,他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或者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是利用大漢王朝的現成的政權來做他自己的事情。這個東西就搞不太清楚了,那在朝廷裡做官的有的是他曹操的人,有的不是他曹操的人,是原來這個大漢王朝的官員。所以曹操這邊,大後方即大前方,他是腹背受敵、兩面作戰,朝廷裡面蔑視、嫉妒、反感、仇恨曹操,打他主意,看他笑話的,大有人在。而且這些人情況也很複雜,戰前戰後不一樣,我說的戰是指赤壁之戰。赤壁之戰以前,曹操基本上是一路凱歌;而且曹操這個時候對皇帝、對百官應該說態度也比較好,大家還覺得他是一個要匡復漢室、平定天下、統一國家的這麼一個英雄,所以雖然有些人跟他面和心不和,大家也還比較客氣,攻擊他的人不太多。但是赤壁之戰以後,大家發現曹操這個人他也有失敗的時候,一些本來就反對他的人就開始做文章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