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二十三) 中流砥柱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經過魯肅和諸葛亮的勸說,孫權審時度勢,反覆掂量,決定聯合劉備對抗曹操。但是,進行這樣一場風險很大的戰爭,不能不探討軍事上的可能性。那麼,是誰為孫權做了可行性分析?孫權最後又是怎樣決策和部署的呢?敬請關注《易中天品三國》之——中流砥柱。 建安十三年,曹操基本統一北方後,進而想統一全國,便揮師南下,直逼荊州。結果是劉表病故,劉琮投降,劉備逃竄,敗於當陽。志得意滿的曹操決定順江東下,消滅劉備,威逼東吳。面對強敵,東吳集團的謀臣將士們十分驚恐,以張昭為首的大部分人都認為應該“迎曹”,只有以魯肅為首的少數人力主“抗曹”。此時,走投無路的劉備只有聯合孫權才有一線生機,便派諸葛亮出使東吳展開外交活動聯孫抗曹。經過魯肅和諸葛亮的透徹分析,孫權清楚地意識到投降曹操決無出路,而對抗曹操就只有聯合劉備。然而,來勢洶洶曹操號稱八十萬眾,水陸並進雙管齊下,在此危難時刻,誰能為東吳集團挑起大梁,率領孫劉聯軍奪取勝利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將為您精彩講述《易中天品三國》之“中流砥柱”。 上一集我們講到魯肅和諸葛亮都給孫權算了賬,魯肅算清了政治賬,那就是不能投降曹操;諸葛亮算清了聯盟賬,就是聯盟劉備對抗曹操完全有可能。但是我講到諸葛亮算賬的時候,我說了諸葛亮有幾個賬沒算,其中一個就有戰敗了怎麼辦?那麼這個賬魯肅也沒算,魯肅為什麼也沒算這個賬呢?因為用不著,魯肅算清了一個賬就是你孫權投降曹操沒有歸宿,戰敗了一樣,也就是你投降和戰敗的結果是一樣的,那麼相比較而言還不如打它一仗,說不定打贏了呢;就算打敗了,因為失敗而沒有歸宿比投降沒有歸宿要光榮得多,所以用不著算戰敗了怎麼辦這筆賬。那麼魯肅替孫權算清了政治賬,但魯肅沒有算軍事賬;諸葛亮算了軍事賬,但這是另一方的意見,不是孫權集團內部的意見,孫權還必須聽取本集團內部對於這個問題的意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