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評論的尺度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我的理解之中,評論其實並非是一件事,而是既相似又具有顯然區別的兩件事——相對於文學藝術,尤其如此。

評說之聲,可僅就一位文學藝術家的單獨的作品而發;而議論文,則就要在消化與一位文學藝術家的或一類文學藝術現象的諸多種文學藝術創作的資料之後,才可能有的放矢。

打一個有幾分相似又不是特別恰當的比喻——評像是醫學上的單項診斷;而論像是全身的體檢報告。

比如,倘我們僅就張藝謀《英雄》言其得失,那麼我們只不過是在評《英雄》,或表述得更明確一些,評張藝謀執導的商業大片《英雄》;而倘若我們僅就《英雄》發現自詡為“張藝謀論”的看法,那麼,結果恐怕是事與願違的。因為張藝謀執導的電影既有《英雄》之前的《秋菊打官司》和《一個都不能少》等,又有《英雄》之後的《千里走單騎》等。

以上自然是文學藝術之評論的常識,本無須贅言的。我強調二者的區別,乃是為了引出下面的話題,即我的學生們經常對我提出的一個我和他們經常共同面臨的問題——文學藝術的評論有標準嗎?如果有,又是些怎樣的標準?被誰確定為標準的?他們憑什麼資格確定那樣一些標準?我們為什麼應該以那樣一些標準作為我們對文學藝術進行評論的標準?如果不能回答以上問題,那麼是否意味著所謂文學藝術的評論,其實並沒有什麼應該遵循的可稱之為“正確”的標準?果真如此的話,評論之現象,豈不成了一件原本並沒有什麼標準,或曰原則,實際上只不過是每一個評論者自說自話的無意義之事了嗎?是啊,你說你的,我說我的,沒有判斷對錯的尺度放在那兒,還評個什麼勁兒論個什麼勁兒呢?這樣的話語,人還非說它幹嗎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