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章 向才幹之士敞開進身之路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某天,我與這些中產階級紳士中的一位走進曼徹斯特。我向他提及令人慚愧和不衛生的貧民區,想引他注意這個城市的工廠工人,其居住地區是如何令人作嘔。我表示我生平從未看過建得這樣糟糕的城鎮。這位紳士耐心地傾聽,然而卻在我們分手告別的那條街道的街角上評論說:“但是這裡有很多錢可賺啊。早安,先生!”

——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的狀況》[1]

新金融家們以在報紙上公佈晚餐選單和來賓名單為炫耀的時尚。

——卡布菲格(M. Capefigure)[2]

1

被革命推翻或建立的正式體制很容易識別,但是,它們無法衡量革命的作用。法國大革命的主要結果是廢除了貴族社會,但廢除的不是階級意義上的“貴族”——那種以爵位和其他排斥性的醒目標記加以區分,而且經常以“血緣”貴族這樣的階級為自己塑形的社會地位。建立在個人發跡之上的社會,歡迎這種醒目和既定的成功標誌。拿破崙甚至重建了一個正式的貴族階層,它在1815年後,與殘存下來的舊貴族連成一體。貴族社會的結束並不意味著貴族影響力的終結。新興階級自然會傾向於依據先前上層集團所確立的舒適、奢侈或浮華的標準,來看待他們自己的財富和權力象徵。英國柴郡(Cheshire)那些賺了錢的布商妻子們,會在許多關於禮儀和體面生活的書籍指導下,變成“女士”。也是基於這種目的,這些書籍從19世紀40年代起成倍增加。出於同樣原因,在拿破崙時代發戰爭財的那群謀利者,也十分看重男爵頭銜,並喜愛在資產階級的沙龍中,擺滿“天鵝絨、黃金、鏡子、路易十五時代座椅的拙劣仿製品,以及其他傢俱……徒有講究僕人和馬匹的英式時髦風尚,卻沒有貴族精神”。一位不知道靠什麼發跡的銀行家誇口道:“當我出現在劇院中的專屬包廂時,所有的長筒望遠鏡都轉向我身上。我得到了近乎皇家所得到的喝彩歡迎。”還有什麼比這種誇口更為驕傲呢?[3]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