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雍正硃批御旨》解題:其史料價值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一 序言

《雍正硃批御旨》是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書籍之一,我和它結下了不解之緣。當我試著為這本書解題之際,請讀者原諒,我將從這本書與我個人的關係講起。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我決心通讀《十一朝東華錄》,從天命朝開始讀,經過順治朝、康熙朝,在讀到雍正朝的時候,感覺到清朝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對此詳加考察,追其根本,發現雍正帝這位天子所具有的個性對此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我很想了解雍正帝其人其事,於是找到了《雍正硃批御旨》這部書。昭和二十二年的暑假,我拋開讀到一半的《十一朝東華錄》,轉而埋頭閱讀《雍正硃批御旨》。此後兩年我在京都大學以“雍正帝及其時代”為題開設特別課程,接著下一年(昭和二十五年)我的《雍正帝——中國的獨裁君主》作為巖波新書之一問世。我之所以挑選這樣一位看起來沒有銷路的天子作為研究物件,是因為實在忍不住想要試著將其人其事寫出來的衝動。

《雍正硃批御旨》是歷來被清史研究者一再使用的書,但大家對它的使用方法似乎流於零碎而隨意。而且雍正這個時代、雍正帝這個人似乎也不應當僅僅被簡單評價為夾在康熙與乾隆之間的過渡性的時代和過渡性的天子。關於此事,甚至有以下奇談。

在日本帝國主義興盛之時,有數名以“中國通”自詡的人曾在北京的日本使館裡聚會,山南海北地閒聊之時,談話偶然涉及雍正年間的事情。當其中一個人提出雍正這個年號是什麼時候的問題時,一個自稱是中國歷史學家的人解釋道:“這是清朝初期,康熙之後、乾隆之前的年號。”然而同席的一個似是而非的“中國通”打斷了他:“沒有的事。眾所周知,清朝初期的年號中,康熙、乾隆這兩個年號是連續的,中間定然沒有插入雍正的餘地。恐怕雍正是明朝的年號吧。”在歷史學家目瞪口呆的時候,在座的其他人一齊附和那位似是而非的“中國通”:“的確如此。康熙、乾隆是人人皆知的連續的年號,‘歷史學家先生’哪裡記錯了吧。”最終,雍正被認定為明朝的年號,“歷史學家先生”的說法被當作錯誤的答案(以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被否決(《漫筆:多數決》,載《伊東忠太郎建築文獻》第六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