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結語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一九一五年三月,喀爾巴阡山上的雪變軟時,康拉德命奧匈帝國諸將向士兵重新說明戰爭的目標。“對這場衝突的看法”,士兵似乎“分歧得離譜”,這一事態必須予以“釐清並統一”。康拉德的新說法如下:奧匈帝國與德國屬於“平和的中歐”,但它們的敵人經過數年用心準備,“從最深沉的寧靜中”猛撲向這些無助的受害者。巴黎、倫敦、彼得格勒諸“匪”發動了荼毒人民的“冒險戰爭”;法國人是為了找到新的投資處所;英國人是為了統治世界;俄國人則要以十足虛偽的泛斯拉夫主義為幌子,用“火、劍、西伯利亞”“奴役”更多人,擺出“俄國好似自由國度的樣子”。

奧匈帝國軍官必須告訴其士兵,他們在打一場新三十年戰爭,必須保衛中歐,使其不受協約國的蹂躪。不然,後果之可怕只會更甚於十七世紀。十七世紀時,叛變的捷克人受到肯定,結果“在那場衝突後,波希米亞人口只有四分之一存活”。總而言之,奧地利士兵獲告知,他們打仗是因為英、法、俄三國陰謀使德國、奧匈帝國淪為“奴隸民族”。三國中逼人最甚者是俄國。俄國是個“豐饒、落後的地方,由軍人和官僚統治,貪汙橫行,廣大人民貧窮且無知”。

一名奧匈帝國軍官和前來保護他的德國人

一九一五年,德國人已接管奧匈帝國的作戰事務。照片中第七軍軍長約瑟夫大公與德國將領漢斯·馮·塞克特(Hans von Seeckt),以及兩人的參謀,攝於喀爾巴阡山脈。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