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六章 格格不入之人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對於蜀中無大將只好要康拉德這個廖化當先鋒的奧匈帝國總司令部來說,這場戰爭看來不會是美好的戰爭。皇帝已任命弗里德里希(弗裡茨爾)大公為哈布斯堡陸軍總司令。此職原要留給弗朗茨·斐迪南,但他已死,而新皇儲,弗朗茨·斐迪南二十六歲的侄子卡爾大公,在戰爭爆發時還是個少校,被認為太嫩,不足以承擔此重任。臉色紅潤、蓄著濃髭的五十八歲弗裡茨爾,看去有大將之風,且是將門之後(一八九〇年在阿斯珀恩擊敗拿破崙的更早一位卡爾大公是他的祖父,一八六六年在庫斯托扎擊敗義大利人的阿爾布雷希特大公是他的伯父),但弗里德里希本人是個平庸的哈布斯堡家族成員,直率但缺乏自信,制不住康拉德的魯莽蠻幹。弗里德里希的帶兵作戰經驗只限於演習,而且在演習裡還表現得一塌糊塗,在所有想定情況裡都吃敗仗。法國人報道在布達佩斯附近舉行的夏季演習時論道,“他差勁到被對手繞到後面攻擊,致使裁判官不得不出手救他;他轄下的幾個軍全軍覆沒”。[1]奧芬貝格震驚於找弗里德里希擔此要職,說:“最高指揮官的重任,遠非他平庸的能力所能勝任。”[2]

康拉德抓住暗殺事件所提供的機會,開始他已鼓吹多年的戰略“提振”過程。他要多達八個軍的兵力——鑑於此時已必然要和俄國開戰,這一兵力派遣令人費解——攻入塞爾維亞,消滅塞軍。七月二十九日,航行於薩瓦河、多瑙河的奧匈帝國淺水重炮艦朝貝爾格萊德開炮暖身,但只帶給塞爾維亞人少許損傷,而這主要是因為塞爾維亞中央政府老早就遷到尼什辦公,宣佈首都為“不設防城市”。[3]要完成維也納樂觀稱之為只是“討伐行動”的這個任務,需要地面部隊,但就在奧地利的第二集團軍下火車,部署於塞爾維亞邊境時,康拉德宣佈該部隊將於不久後移到俄羅斯戰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