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章 齊國中興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魯國的倒季運動:眾怒難犯】

公元前521年,也就是周景王鑄造無射之鐘那年,晉國派下軍副帥士鞅出訪魯國。晉昭公已經去世,現在晉國名義上的統治者是他的兒子晉頃公——說是“名義上”一點也不過分,早在晉昭公年代,晉國公室大權旁落已經是天下皆知,曾陪同魯昭公出訪晉國的魯國大夫子服回就曾經這樣說:“晉國公室恐怕就將這樣衰落下去了,國君勢單力薄,六卿強而奢傲,已經是習以為常,不可逆轉。”

晉頃公有名無實,形同傀儡,魯昭公也好不到哪裡去。要知道,三桓①專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若說習以為常,魯國公室早就習以為常。魯昭公在位的那些年,三桓之一的叔孫婼對魯昭公還算有禮,但是另外一位——季孫意如對魯昭公可以說是無禮之至,連表面上的尊重都不肯給。有史為證:

公元前531年五月,魯昭公的母親齊歸去世。十幾天之後,季孫意如在比蒲(地名,今山東省境內)舉行“大蒐(sōu)”,檢閱兵車千乘,魯昭公如常參加。叔向對此評論:“國君有喪母之痛,國家還要舉行大蒐,未免太不體恤國君了!”

公元前525年六月,發生日食,祝史(祭祀官)請求使用牲口祭祀。叔孫婼認為,按照周禮,日食之日,天子不享盛宴,在社稷之神前擊鼓,祈求平安;諸侯則殺牲為祭,在朝堂之上擊鼓,以示警省,這都是符合規定的。但是季孫意如堅決不同意,胡攪蠻纏,百般刁難,最後導致祭祀不了了之。叔孫婼退下來之後就對家臣說:“季孫意如恐有異志,沒有把國君放在眼裡。”古人認為,日食是陰盛陽衰,有以下犯上之象,所以要舉行祭祀來助君抑臣。季孫意如不肯舉行祭祀,乃是助臣抑君,圖謀不軌之心,昭然若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