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間:2005年3月17日
地 點:馬甸文聯宿舍張宗堯家
訪談者:定宜莊
在場者:張莉、張宗堯、吳效蘭注122
[訪談者按]前面談過,京城有數重,內城之內還有皇城。皇城始建於明,很像是北京內城的城中城,在有皇帝的時代,也是京城這個中心的中心。皇城四至,據《燕都叢考》:“正陽門之內向南者曰中華門,東南曰長安左門,西南曰長安右門,東曰東安門,西曰西安門,正北曰地安門。”如今除地安門僅留地名之外,其餘幾門都早已不見蹤影了。注123
陳允莊女士住過的納福衚衕和恭儉衚衕,就都在皇城之內,只不過在民國十七年(1928年)遷都之前,前者叫內府庫,後者叫內宮監,皇城內的地名類皆如此。另如上文提到的米糧庫,還有惜薪司、司禮監、織染局等,都是當年的內官衙署。對於將這些地名改成納福衚衕一類,當時人就很有意見,認為這是歷史觀念薄弱且不學無術的表現注124,卻也反映出皇城中民居已經多過官署的現實。當然如今對皇城的誤解甚多,未必是因改名導致的不知源起所致。
明代的皇城是民間不得出入的禁地,清朝卻是民居列肆之所注125,史籍雖言之鑿鑿,卻很少有人注意及此。大多數寫北京城的人,都想當然地認為這裡居住的都是滿族權貴或者八旗人家注126。事實上,清代八旗各有駐地,都僅限於皇城之外,皇城之內反而允許商人開鋪和民人居住,這當然不是由於清廷比明廷更為寬容,而是因為無論宮廷還是內城旗人,都需要有人為他們的衣食住行服務。陳女士的訪談中說這一帶平民多,拉三輪、拉排子車的多,搖煤球的多,確實是當時的真實場景。在1928年北平市社會局對內外城郊赤貧、極貧人數所做的統計中,內城“赤貧”者超過人口10%的有3個區,位於皇城的中心一區、中心二區就佔了其中的2個,也是由皇城內居民構成的這一特點決定的注127。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