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四、筒子河畔西連房 吳效蘭口述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時 間:2006年3月16日

地 點:北京馬甸文聯宿舍張宗堯家

訪談者:定宜莊

在場者:張宗堯

[訪談者按]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通過了《修正清室優待條件》,廢除帝號,清室遷出紫禁城,溥儀被驅逐出宮,從此紫禁城變成了“故宮”。接替皇上進駐故宮的,是“清室善後委員會”的一批普通的工作人員。所謂“善後”,一是清理皇室公、私財產及處理一切善後事宜,二是籌建故宮博物院。清室善後委員會的成員入宮時都十分年輕而且大多家境貧寒,既非傳統社會計程車大夫,亦非受過西式教育的知識分子,是一個很難歸入哪個類別的特殊的文人群體。

吳效蘭女士的父親和她的丈夫張宗堯先生的父親,都是1925年被推薦入“善後委員會”工作的年輕人,唯吳女士的父祖輩都是前清時就在故宮服役的旗人,而張先生的父親張德澤則與著名文物專家單士元一樣,是新式學校培養的平民子弟。我為他們做訪談時要重點了解的,是他們父輩一代曾經身處的那個故宮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特有的文化氛圍,以及當時的人際關係。而吳女士的回憶,有些與故宮有關,例如當年在東西連房的生活,以及她叔叔隨同古物輾轉南遷最終定居臺灣一事。但也有很多與之無關,可以當作民國年間京城旗人生活的一個例子來看,例如她講的姑姑,在滿族婦女中就很有典型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