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八節 英憲孝三朝之學術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宣宗時始開講學之風,公卿士庶,翕然信向,為天下是非標準,始於月川曹氏,前已言之。英宗時則有薛暄。暄有學行,人稱為薛夫子,初為山東提學金事。王振問楊士奇:“吾鄉有可為京卿者乎?”士奇以暄對,召為大理少卿。暄至,士奇使謁振,暄曰:“拜爵公朝,謝恩私室,吾不為也。”宣德中,瑄授御史,三楊當國,欲見之,謝不往。至是士奇反欲令見王振,輔臣之仰振積威久矣。一旦會議東閣,公卿見振皆趨拜,暄獨屹立,振知為暄,先揖之,自是銜暄。會指揮某死,振從子山欲強娶其妾,誣指揮妻毒殺其夫,處極刑,暄辨其冤,三卻之,都御史王文承振指,劾暄故出人罪,振復諷言官奏暄受賄,下獄論死。將行刑,振蒼頭忽泣於爨下,問故,曰:“聞薛夫子將刑也。”振感動,會兵部侍郎王偉亦申救,乃免。暄繫獄待決,讀《易》自如。既免,景泰間以薦起,歷官大理寺卿。蘇州大飢,貧民掠富家粟,火其居,蹈海避罪,王文以閣臣出視,坐以叛,當死者二百餘人;暄力辨其誣。文恚曰:“此老倔強猶昔。”然卒得減死。英宗復辟,重暄名,拜禮部右侍郎人閣。王文、于謙之獄,惟暄力爭,為減極刑一等,得棄市。暄見石亨、曹吉祥用事,嘆曰:“君子見幾而作,寧俟終日!”遂致仕去,在閣數月耳。告歸後七年,天順八年卒,贈尚書,諡文清。暄學一本程朱,其修己教人,以復性為主,充養邃密,言動鹹可法。嘗曰:“自考亭以還,斯道已大明,無煩著作,直須躬行耳。”有《讀書錄》二十卷,平易簡切,皆自道其所得,學者宗之。弘治中,給事中張九功請從祀文廟,詔祀於鄉。已給事中楊廉請頒《讀書錄》於國學,俾六館誦習,且請祠名,詔名“正學”。隆慶六年,允廷臣請從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