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六節 仁宣兩朝大事略述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明之仁、宣,論者比之周有成、康,漢有文、景,為嗣主守文太平極盛之世。兩朝之治,可並計作一時代。一、仁宗享國不足一年。二、仁宗之得位頗賴宣宗,仁之善政皆宣所能法。仁宗於永樂二十二年八月丁巳十五日即位,改明年為洪熙元年,即於元年五月辛巳十二日崩。仁宗於太祖洪武二十八年,冊為燕世子。成祖舉兵,世子守北平,拒李景隆五十萬來攻之眾,使成祖得於其間襲大寧,劫寧王,挾三衛之眾,以成靖難之武力。然其弟高煦、高燧俱慧黠有寵於成祖,高煦尤從軍有功,白溝、東昌之戰,危急時高煦皆預其事。建文四年,燕兵已至江上,復為盛庸所敗,成祖欲且議和北還,會高煦引北騎至,成祖撫煦背曰:“勉之!世子多疾。”於是煦殊死戰,庸軍小卻,而陳暄以舟師降,遂渡江。叛逆之人,父子間亦以權位為市,高煦之蓄意奪嫡,成祖實誘導之。篡國既成,議建儲,淇國公邱福、駙馬王寧等時時稱高煦功高,成祖以世子為太祖所立,高煦又多過失,不果。永樂二年,卒立仁宗為太子。

《史·解縉傳》:“儲位未定,邱福言:‘漢王功高,宜立。’帝密問縉,縉稱皇太子仁孝,天下歸心。帝不應。縉又頓首曰:‘好聖孫。’謂宣宗也。帝頷之。太子遂定。”

仁宗之立,即由宣宗之不凡,為成祖所深屬望,故得立。而解縉則以是為高煦所譖,屢貶竄而不得保,身為紀綱所殺,家屬且籍沒徙邊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