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奧地利:無人喝彩的國家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多瑙河——它的河水不是藍色的,而是灰色的——裹著泥漿,滾滾東去,辜負了那首著名的圓舞曲所賦予它的美名。河畔曾經了不起的古老城鎮正在緩慢地死去,那些心灰意冷的老人在往日光榮的廢墟中漫無目的地打發剩下的時光,年輕朝氣的年輕人則奔向國外,在比較愉悅的環境中追求新的生活,而國內剩下的年輕人,因不堪窒息的生活而自殺。這就是目前的奧地利共和國。在它的大約600萬的人口中,有200萬人生活在擁擠的首都維也納。維也納這座曾經的快樂之都(那裡的人們以一種天真幼稚漫不經心的方式,就可以使自己過上幸福生活)在今後的100年裡,它的古老而重要的科學、醫學和藝術中心的地位將逐漸地衰敗下去,重蹈威尼斯的覆轍。它將從一個統領5000萬人口的大帝國的京都淪落為一個僅僅依賴旅遊業為生的單純的村落。除了為那些從波希米亞和巴伐利亞向羅馬尼亞和黑海運送貨物的船隻提供停泊碼頭之外,維也納再無任何存在的價值了。

奧地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多瑙河君主國時期。“多瑙河君主國”這個名字既反映了這個國家的性質,又洩露了它的野心。時過境遷,而今這個曾盛極一時的大帝國,在地理學意義上,已經變得極其複雜。它被歷史以一種任意的方式拆卸得面目全非,但是這個昔日的奧匈帝國卻是一個完美的範例,它以其自身的榮衰興亡,生動地說明了自然環境是如何影響中央集權國家的形成。讓我們暫時將邊界問題放在一邊,來看一下這個地區的地理概況。奧地利幾乎正處於歐洲大陸的心臟部位,與義大利的腳尖和丹麥半島的鼻尖近乎同樣的距離。這是一塊遼闊的大平原,它西靠蒂羅爾山和瑞士的阿爾卑斯山,北接波希米亞的厄爾士山、裡森格勃格山和喀爾巴阡山,坐落在崇山峻嶺的懷抱之中。多瑙河從喀爾巴阡山脈深處流出,隔開了南部的特蘭西瓦尼亞山與巴爾幹山。狄那裡克阿爾卑斯山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為身後的大平原遮擋著來自亞得里亞海的寒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