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十六章 傳統政治復興下之君主獨裁(上)【明代興亡】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除卻漢高祖,中國史上由平民直起為天子的,只有明太祖。【元末群雄,如河南韓山童、韓林兒,乃白蓮教師。湖廣徐壽輝,為販布者,其部將陳友諒,乃漁父。江蘇張士誠,為運鹽舟人。浙江方國珍,乃販鹽者。安徽郭子興,則賣卜者之子。朱元璋,皇覺寺僧。四川明玉珍、福建陳友定,及明太祖部下徐達,皆農民。常遇春則為盜。元末群雄,較之秦末,更見其為平民色彩。】

這是說明蒙古人的政權之下,絕沒有漢人的地位。因此在蒙古政權被推翻的過程中,沒有讓政權之自身醞釀出權臣或軍閥來操縱這個變局。【如東漢以來歷史上之慣例。】

一、明代帝系及年曆

明代共十六主,二百七十七年。【若並南明三帝,計當為十九帝,二百九十四年。】

二、傳統政治之惡化

明代是中國傳統政治之再建,然而惡化了。惡化的主因,便在洪武廢相。

太祖是一個雄猜之主。

天下大定,年已六十餘,太子死,孫孱弱,故為身後之慮。一面封建諸子,各設衛兵三千,乃至一萬九千,一面盡誅功臣宿將。

洪武十三年左丞相胡惟庸誅,遂廢宰相。

太祖昭:“以後嗣君毋得議置丞相,臣下有奏請設立者,論以極刑。”【朱國楨皇明太訓記卷九謂:“臣下敢有奏請設立宰相者,群臣即時劾奏,將犯人凌遲,全家處死。”】

自秦以來輔佐天子處理國政的相位,至是廢去,遂成絕對君主獨裁的局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