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拉威爾:沒有哀傷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拉威爾(Joseph-Maurice Ravel)的音樂元素全都是我喜歡的:法國,印象派,復古情結,異國情調,玩具迷,技術控。後來讀到他的傳記,才知道我喜歡他的原因所在:我看見他的孤獨、幻想、詩意,他內心的兒童,他隱藏自己的方式,一如看見了我自己的天性。而我膜拜的是他的技術天才。拉威爾對作曲技術、機械技術天生敏銳,他並非樂隊指揮,卻成為管絃樂隊配器法大師,揮舞起樂隊所向披靡,刀法無比精準利落。

在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裡面,每個人都想回到過去,回到巴黎最好的時光。最好的時光永遠都是失去的時光。有人回去找海明威、菲茨傑拉德,有人回去和倫勃朗、拉斐爾做伴。如果給我一個機會穿越,我想我一定要回去看看拉威爾,去聽他彈新寫的曲子,聊他熱衷的妖魔鬼怪,跟他穿一個式樣的粗花呢外套,逛遍巴黎的古董跳蚤市場,一起去看佳吉列夫的芭蕾舞團演出,去酒館找薩蒂喝兩杯,難說會碰上畢加索和他的女人們。那是二戰之前的巴黎,激情流動的盛宴,現代藝術的樂園。

關於拉威爾的生活,我們所知甚少。他生卒於1875—1937年之間,出生於法國南部比利牛斯山附近的小山城西布恩。父親是一位瑞士血統的法國工程師,他在西班牙搞鐵路建設的時候認識了拉威爾的母親,一位西班牙姑娘。怪不得拉威爾對西班牙一直情有獨鍾,寫了一首又一首西班牙曲調,而他的“瑞士鐘錶匠”天賦則來自父親。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