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章 隋煬帝 那個昏夜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的確,隋煬帝是自己把自己折騰死的。

除了在江都等死的那一年半載,隋煬帝在位十五年幾乎年年都在折騰,簡直一刻都不消停。不能說他做的事情都不該做,比如,開運河就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徵高麗則是從隋文帝到唐太宗的共同心願,而且直到唐高宗時代才算大功告成。就事論事,隋煬帝並無可指責。

可惜煬帝的每一次折騰都意味著人民的苦難。因為這位精力過人的皇帝不但好大喜功,而且急功近利,每項工程都是大幹快上,每次行動都是志在必得。於是執行命令的官員便只好把鞭子打在並非快馬的民工身上。當民眾的承受能力達到極限時,崩潰的就不僅是他們的心理。

帝王苦竭生靈力,大業沙崩固不難。[33]

隋之亡,即因為此。

顯然,問題並不在於隋煬帝幹了些什麼,而在於他幹得太快又太密集,結果自然是虐用民力。比如,營建洛陽時每個月用工二百萬人,十個月便是二千萬人次。但如果把工期延長到十年呢?或者不要與此同時又開運河又造龍舟又建行宮呢?民眾的負擔就沒那麼重,至少可以喘口氣。[34]

那麼,隋煬帝為什麼心急火燎?

通常的說法是為了及時行樂,可惜這種最能滿足小市民庸俗趣味和窺私心理的論調最不可取。試想,如果他開通運河只是為了到江南遊山玩水尋花問柳,那麼請問,巡突厥和徵高麗又作何解釋?嚐鮮嗎?獵奇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