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八章 家庭之樂 二 獨身主義文明的畸形產物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採取這種簡單而自然的生物性觀點,包含兩種衝突:第一,個人主義和家庭的衝突;第二,富有智力的無生殖哲學和天性的較有熱情的哲學的衝突。因為個人主義和崇拜智力往往能矇蔽一個人,使他看不見家庭生活之美麗。兩者比較起來,尤以後者為更可惡。一個相信個人主義者向著它的合理後果而進行,尚不失為一個具有理解力的生物。但專一相信冷靜頭腦,而毫不知有熱情心腸者,簡直是個呆子。因為家庭的集體性,就其為一個社會單位而論,尚有可以替代的物事,但是配偶天性和父母天性之失滅,是無從彌補的。在這起點,我們不能不假定人類不能單獨無伴地生活於這世界而得到快樂,必須和近旁的一群人做伴,而成一個範圍較大的我。這個我的範圍並不限於本身身體輪廓之內,而實在是向外伸展到他的心靈和社會活動所以能達到之處。不論在哪一個時代或國度裡,不論在什麼政體下,一個人所真正愛好的生活絕不和當時的國家或時代同其廣泛,而必僅限於他所熟識的人和所做的活動那個較小的範圍之內。此即所謂較大的我。他生活、活動於這個社會單位之內,而為其中的一個生物。這種單位可以是一個教區,一個學堂,一個監獄,一家商店,一個秘密社會或一個慈善機關。這類單位有時可以替代家庭,甚至完全取而代之。宗教本身或一場廣大的政治運動有時也可以佔盡一個人的心力,使他拋棄一切。但在這許多團體中,仍只有家庭是自然的、具有生物性的實在的、可以使人們滿意而有意義的生存單位,因為人們在出生時即已置身於家庭之中,並且將終身如此,所以家庭於他是自然的。因為嫡血的關係,導致人們對於較大的我實在是一件看得見的實物的觀念,所以家庭是生物性實在的。一個人如不能在這個自然的團體生活中獲得成功,則他在以外的團體生活中,大概也難於期望有所成就。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離了這個人所視為重要的團體生活之外,人們必須有一個相當的異性分子和諧地輔佐他,方能使他有完美的表現,完美的盡職,將他的個性發展到最高的程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