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章 論近人情 六 個人主義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哲學以個人為開端,亦以個人為依歸。個人便是人生的最後事實。他自己本身即是目的,而絕不是人類心智創造的工具。世界最偉大的不列顛帝國,存在的目的便是使一個住在蘇賽克斯(Sussex)的人民可以過著幸福合理的生活;但是謬誤的哲學理論會說那個人是為了大不列顛帝國而生活的。社會哲學的最高目標,也無非是希望每個人都可以過著幸福的生活。如果有一種社會哲學不認為個人的生活幸福是文明的最後目標,那麼這種哲學理論是一個病態的、不平衡的心智的產物。

要批判一種文化的價值,我以為應該以這種文化能產生何等的男女為標準。惠特曼這位最有智慧、最有遠見的美國人在他的《民主遠景》(Democratic Vistas,也譯《民主的展望》)一文裡就是基於這種意義去闡明個人原則之為一切文化的最終目的:

我們應該想一想,文明本身所根據的是什麼——文明跟它的宗教、藝術、學校等,除要達到一個豐富美麗而多變的個人主義外,還有什麼目的呢?一切事物都是向著這個目標而進展;民主主義本身就是因為要實現這個目的,才仿著大自然的規模把廣漠無垠的人類荒田開墾起來,播了種子,給大家以均等的機會,所以它的地位仍在他種主義之前。一國的文學、詩歌、美學等之所以被重視,乃是由於它們能把個性的材料和暗示供給該國的男女,並以種種有效的方法去增強他們的力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