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四、比特幣的底層技術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過去的一年中,儘管比特幣本身受到質疑,然而人們開始從比特幣的支付領域逐漸轉移到了比特幣底層協議——區塊鏈技術上,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及普通民眾接受了區塊鏈的概念。我們可以通過了解比特幣的生成與交易等一系列過程來理解區塊鏈技術。

(一)比特幣的交易

比特幣使用整個P2P(網際網路金融點對點借貸平臺)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散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在資訊傳遞過程中,傳送方透過一把金鑰將資訊加密,接收方在收到資訊後,再透過配對的另一把金鑰對資訊進行解密,這就保證了資訊傳遞過程的私密性與安全性。比特幣的交易並非簡單的支付貨幣本身。以圖1.1中的交易為例,如果B想支付100個比特幣給C,那麼不僅B需要在交易單上註明金額,而且需要註明這100個比特幣的來源。由於每筆交易單都記錄了該筆資金的前一個擁有者、當前擁有者以及後一個擁有者,就可以依據交易單來實現對資金的全程追溯。這也是比特幣的典型特徵之一。最後,當每一筆交易完成時,系統都會向全網進行廣播,告訴所有使用者這筆交易的實施。

圖1.1 比特幣的交易過程

(二)區塊+鏈

由於每筆交易是相對分散的,為了更好地統計交易,比特幣系統創造了區塊這一概念。每個區塊均包含以下三種要素:一是本區塊的ID(雜湊),二是若干交易單,三是前一個區塊的ID。比特幣系統大約每10分鐘建立一個區塊,其中包含了這段時間裡全網範圍內發生的所有交易。每個區塊中也包含了前一個區塊的ID,這種設計使得每個區塊都能找到其前一個節點,如此可一直倒推至起始節點,從而形成了一條完整的交易鏈條。因此,從比特幣的誕生之日起,全網就形成了一條唯一的主區塊鏈,其中記錄了從比特幣誕生以來的所有交易記錄,並以每10分鐘新增一個節點的速度無限擴充套件。這條主區塊鏈在每新增一個節點後,都會向全網廣播,從而使得每臺參與比特幣交易的電腦上都有一份複製。在現實世界中,每筆非現金交易都由銀行系統進行記錄,一旦銀行計算機網路崩潰,所有資料都會遺失。而在網際網路世界中,比特幣的所有交易記錄都儲存在全球無數臺計算機中,只要全球有一臺裝有比特幣程式的計算機還能工作,這條主區塊鏈就可以被完整地讀取。如此高度冗餘的交易資訊儲存,使得比特幣主區塊鏈完全遺失的可能性變得微乎其微。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