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九章 地球村中的戰爭與和平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全世界的居民都將入住同一個智慧社群。

——阿朗索·傑克曼,1846 年為大西洋電報所做的宣傳

儘管當時有一種得到廣泛認同的樂觀主義,那就是電報會將全人類團結起來,可事實上,能夠進行直接交流的只有電報操作員。但是幸虧有電報,全球的公眾都可以持續參與到各種世界性事件中了,因為忽然之間,報紙可以在幾小時內就報道出地球另一端發生的大事。結果使人們的世界觀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想要真正認清電報給報業到底帶來了多大的震動,首先必須要知道在電報發明之前報業是如何運轉的。

在 19 世紀之初,報紙一般只報道本地的事務,新聞則是隨著報紙被帶到其他地方而傳播出去的。記者查爾斯·康登抱怨道,那時他們當地的《新英格蘭報》幾乎沒有什麼可報道的。“在那些瑣碎的日子裡,”他在回憶錄裡寫到,“讀者很容易知足。偶爾有些來自歐洲的新聞,也往往是 6 周之前發生的事情了,有時甚至更久。”他還發現,來自駐外記者的稿件也很少,這倒是件好事,因為“其中大部分都無聊至極”。

今天,人們眼中的記者往往是拿到新聞後就不顧一切往編輯部裡衝的人。但是在 19 世紀初期,報紙主要依靠的是本地覆蓋率,而不是新聞的及時性。康登記載過一個編輯,他拒絕了報社記者去附近城市採訪一次演說的要求,他的理由是“用不了一兩天,就會有人把這個訊息給咱們送來的”。有些報紙每週的出版時間都不相同,以適應編輯社交生活的需要;還有一些報紙,在新聞較多時就會保留一些不報道,以防下一週無事可報。除了本地故事,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從其他報紙摘錄下來的,而其他報紙都是透過郵寄拿到的—在出版之後數日之久。報紙可以隨意轉載其他報紙;新聞流動十分緩慢,所以也就不存在報紙之間搶著報道同一個故事的問題了。資訊的自由交換對各方都有利,但這就意味著,當傳到的讀者手裡時,這條所謂的新聞已經成為數日甚至數週前的“舊聞”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