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意義覆蓋:網際網路這樣成為新土壤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很多年前,卡爾維諾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有開始但沒有結束的故事構成的世界裡。”他因此寫了《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好像看到了40年後開始的漫漫旅程。

2012年,段永朝和姜奇平在對話集《新物種起源》中提出,“機器豐富人的機能,商業法則證明人的天性,數學公式增添人的膽識,新的物種已然誕生”。五年過去了,網際網路再也不需要證明,網際網路新物種則是對網際網路作為新土壤的物種推演。京東從2010年資金鍊被質疑到2017年6月市值突破600億美元,滴滴從2014年隨時搖搖欲墜到2017年6月出行平臺估值500億美元。越來越快的認知升級加速了新的商業想象,舒適區不斷被突破。德里達的《分歧與重複》中提到:“差異與分歧如狂風暴雨,它什麼都有,就是沒有那種人們用以整合的同質性。”幸或不幸,網際網路成為新土壤,我們趕上了新物種大爆炸。

社交網路與短影片、直播重新定義流量,也重新定義意義。

人工智慧與雲計算、資料重新定義增長,也重新定義品類。

新物種就是以網際網路連線單元為基因、演算法體系為骨幹、資料為細胞、場景為動力的新意義形態。本書正是從商業物種的重新定義出發,希望給出的商業方法關鍵詞能夠幫助有志於成為新物種的創變者無畏出發。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