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基因技術:資訊與生物的交融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我們注意到,我們所假定的這種特定成對的物質,直接表明了這極有可能是具有自我複製機制的遺傳物質。

——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3(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譯者注)

經過30億年的進化,人類擁有一種先於自身的指令集合,它使得每一個人從一個細胞卵,演化成人,並最終走向死亡。

——羅伯特·沃特森(大氣科學家)4

所有的生命奇蹟和疾病痛苦的背後都蘊含著資訊的處理過程,從本質上說,是軟體程式,它出乎想象的精煉。人類的整個基因組是一段有序的二進位制程式碼,大約只包含8億位元組的資料資訊。正如之前所提及的,透過使用常規的壓縮演算法,去除其內的大量冗餘後,可以只剩下大約3000萬~1億位元組的資料,相當於當代軟體程式的平均規模。5一套生化機器支撐著這段程式碼,它能夠將這些DNA“字母”的線性序列(一維空間)轉變為字串的簡單類似積木結構,即所謂的氨基酸。氨基酸依次摺疊組成三維結構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進而又構成小到細菌大到人類的所有生物(病毒介於生命與非生命之間,它也是由DNA和RNA片段組成)。這種機器本質上是一種具有自我複製功能的奈米級的複製器,它建立起精妙的結構層次和日益複雜的系統,這種系統包含於生命體內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