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21章 網際網路+政務:像逛淘寶一樣“逛衙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第1節 “網際網路+政務”的時代機遇

當前全球各國政府面臨著一系列共同的現實挑戰,包括經濟復甦緩慢、人口老齡化、自然環境汙染、城市病、恐怖襲擊等,針對這些新常態下的新問題,就中國而言,傳統政務的調控治理愈發不能滿足產業、民眾的訴求,透過創新性手段解決實際問題是提升政務能力的有效手段。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經濟發展“雙引擎”方針:一是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二是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正說明了傳統政務亟待進行公共服務化、創新市場化轉型升級。新一代政務的出路在哪裡?答案是“網際網路+”。伴隨每一次技術革新或產業改革的浪潮,都會由新的技術催生新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網際網路技術也催生了與工業時代完全不同的人際網路新關係、產業新能力、政務新定位,個人、企業、政務這個經典三角形產生了新的生態模式與發展機遇。

在網際網路時代,資料驅動的智慧政府以“網際網路+資料+服務”模式為發展目標。“網際網路+”給政務創新帶來了三大機遇:

·“網際網路+”思維:馬雲說“利他主義是網際網路的核心”,即透過服務好別人的根本需求實現自身價值與多方共贏。網際網路不擁有任何有形物質資產,資料、流量、使用者等無形資產發揮了最大作用,面對廣闊服務物件(網民或企業)的各類需求,連線多邊混沌市場,直接對接動態變化的雙方或多方的資源與需求,制定標準規則促進生態繁榮,政府與網際網路具有一樣的“觸媒”生態作用。政府自身不以有形資產來考量,面對所有行業與公民按需提供豐富的公共服務,制定政策引導、刺激經濟繁榮,以產業發展、民眾安居為自身成功標準,那麼當民眾生於網際網路、長於網際網路,具有分享、創新、協同、免費等網際網路精神與生活環境時,他們對政務服務的綜合需求具有同樣的期待,政府利用“網際網路+”思維重新定義、定位“政務”,會贏得全國乃至全球網際網路原住民、新老移民的歡迎與支援。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