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前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著名學者、文學家朱自清(1898—1948)這本《經典常談》,介紹講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知識,是學習傳統文化典籍(也叫國學)的入門書、打基礎書,又是極有學術分量的書。本書所說的“經典”,範圍較廣,不限於傳統的“十三經”、“四書五經”等經部書,而是包含經、史、子、集四部在內所有可稱“經典”的著作。本書可以同時適應三個層次讀者的需要:第一是初學者,對初學者特別有用,因為所講都是最基本、最精要的傳統文化知識。第二是對已有一定文史知識基礎的讀者,也有很大用處,因為它指引由此循序而進的學習途徑與方法。第三是對學已有成的讀者,也有很多的用處,因為這是作為一代學者朱自清對傳統文化典籍研究的一個總結;他雖謙稱書中“各篇的討論,儘量採擇近人新說;這中間並無編撰者自己的創見,編撰者的工作只是編撰罷了”(本書序,本節下面加引號的話均見此序)。又把書名定為“常談”,表示“老生常談”的意思。但書中隨處可見那一時代學者共有的嚴謹的治學方法,並不時閃現真知灼見。他的文化觀、歷史觀,不拘守一家之說,新舊相容,通達平和,足以給後學者有益的啟示。

本書不用“國學”名字。他說:“‘國學’這名字,和西洋人所謂‘漢學’一般,都未免籠統的毛病。”本書也不贊成用“國學概論”一類做書名,因為“‘概論’這名字容易教讀者感到自己滿足;‘概論’裡好像什麼都有了,再用不著別的——其實什麼都只有一點兒!”但本書內容,除了仍“按照傳統的經、史、子、集的順序”,“以經典為主,以書為主”,另外關於歷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以及詩人等,也在介紹論述的範圍之內。又是書,又是人,都得評述一番,放在一本小冊子裡,當然也只能“都只有一點兒”。但如何掌握這“一點兒”,使之恰到好處,就要看寫作者的學術功力與水平。本書是掌握這“一點兒”成功的典範,因此本身也成了經典——通俗化學術讀物(作者自稱為“一般的讀物”)中的經典之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