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二章 新被重視的文學 一三二 中國文學與西洋文學的關係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中國人把西洋文學輸入,是從清末開始,最主要的譯述是古文家林紓,他譯了小說二百餘種,都是用古文翻譯的,他自己不懂西文,是別人口述,由他筆述的。其次是伍光建,他譯了《俠隱記》及《續俠隱記》。詩歌的翻譯,則有王韜、馬君武、蘇曼殊、辜鴻銘等所譯的《馬賽歌》、拜倫《哀希臘詩》等。劇本在光緒年間,譯了《夜未央》等數種。

中國文學名著譯成西文的很多,如《詩經》、《離騷》、《史記》、《紅樓夢》、《水滸》、《三國演義》、《元曲選》的大部分,及李白、杜甫等人的一部分詩歌,都有西文譯本,多半是西洋人翻譯的。

民國以來,中西文學交流的情形更為顯著,而中國所受西洋的影響,尤其值得注意。我們在上章裡面說過的文體解放和文學觀點的變更,都是由西洋影響而來,因為在西洋諸國,言文是一致的,文藝多是用現代語,寫現代題材,而小說、戲劇又和詩歌同樣為文學的主要部門。這一種影響開始於清末,如林紓的翻譯西洋小說,即可見一般人對小說的重視;清末許多創作小說的人,也不再是無聊消遣或作儒家道德說教及佛教出世思想的表現,而是把小說當作社會教育的利器。當時新派知識分子對戲劇也有這種看法,所以有春柳社等劇團產生。

到五四運動時期,便更進一步尊重小說、戲劇的文學地位。同時在這種新的趨勢之下,對過去中國文學的研究便成為文學史的研究工作,而不是舊時代文學作品的仿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