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五章 經說 四六 《書經》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書經》一稱《尚書》,“尚者,上也”,有人說是“上古的書”的意思,有人說是“上帝的書”的意思。現通行本包括《虞書》五篇,《夏書》四篇,《商書》十七篇,《周書》三十二篇,共五十八篇。其中有三十三篇,如《堯典》、《禹貢》、《盤庚》、《洪範》等,稱《今文尚書》,同時又是《古文尚書》,其餘都是“偽古文”。

所謂今古文的分別,是這樣的:漢朝初年,伏生傳授《尚書》二十九篇,用漢朝通行的隸書寫出,稱為《今文尚書》。後來漢武帝末年在孔子宅牆壁中發現一部用古體字寫的《尚書》,相傳共十六篇,稱《古文尚書》。不過這部《古文尚書》不久又失傳了。到東晉時候,有一個梅賾(或作梅頤),向朝廷呈獻《古文尚書》二十五篇,附《尚書傳》一篇,說是孔安國作的,於是人們都相信《古文尚書》是失而復得,但清代閻若璩氏等考證的結果,斷定這部書是晉朝人王肅或皇甫謐或就是梅賾偽造的。現在通行本是今古文合編,篇數有分有合,和原來的不符。

《尚書》包含的史實,上自堯舜,下至秦穆公,其中年代最早的《堯典》、《舜典》、《皋陶謨》、《禹貢》等篇,過去一般人老是以為是虞夏時代的文章,近代學者已證明這部分真的《尚書》也是儒家的偽託,不過著作年代還在周朝,比東晉人的偽《尚書》更有價值些。因為雖是偽託,也必有所依據,而時代較早的著作,所依據的傳說,真實性必較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