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章 語文 二一 雙聲疊韻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聲母相同,叫作雙聲,例如“參差”是雙聲字,因為聲母都是ㄘ(c);“高岡”是雙聲字,因為聲母都是ㄍ(g)。韻母相同,叫作疊韻,例如“繚繞”同屬ㄠ(ɑo)韻,“螳螂”同屬ㄤ(ɑng)韻,都是疊韻字。雙聲字,聲韻學家稱為同母之字,訓詁學家稱為一聲之轉。疊韻字,聲韻學家稱為同韻之字,訓詁學家稱為音近之字。

讀古書應注意雙聲疊韻的現象,因為(一)古書上的人名、物名以及複音的形容詞、動詞等,多系雙聲字或疊韻字,例如“澹臺”、“滅明”、“蒹葭”、“唐棣”、“蜘蛛”、“蝃”、“忸怩”、“踟躕”都是雙聲字;“皋陶”、“芙蕖”、“崑崙”、“窈窕”、“輾轉”、“崔嵬”、“優遊”、“逍遙”都是疊韻字。又(二)雙聲疊韻的字,意義相同或相近的很多,所謂轉註或假借字,常常可以從雙聲疊韻的關係上去觀察。例如“粵”與“於”,“印”與“我”,“復”與“返”都是可以互訓的雙聲同義字;“乾”與“健”,“坤”與“順”,“坎”與“陷”,“離”與“麗”,“考”與“老”,都是疊韻同義字,以上都是轉註。還有雙聲假借字,如借“乃”為“仍”(“仍”的本義是“因”,“乃”的本義是“曳辭之難”,就是轉折連詞,“仍”從“乃”得聲,可知古時“乃”、“仍”雙聲,故借“乃”表“因”義),借“利”為“賴”(“賴”從“貝”字得形,從“剌”字得聲,本義是“贏利”;“利”字從“刀”,是鐵器,現在拿它代替“賴”)。有疊韻假借字,如《易經》借“羊”為“祥”,《書經》借“麓”為“錄”。明白雙聲疊韻和字義相通的關係,對於古書的瞭解大有幫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