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葳wēi蕤ruí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釋義

形容枝葉繁盛。

名家解讀

“葳蕤”是古詩中常用的一個詞,形容植物茂密的狀態。這兩個字都是草字頭,其中“葳”一般不單獨使用,也比較容易寫出來;而“蕤”本來的意思是植物的花垂下來的樣子,它的下邊原來也是一個字,讀音與意思都與“蕤”相同,對這個字的細節要注意。(張一清)

你知道嗎?

唐朝大臣張九齡遭貶謫後寫下組詩《感遇十二首》,其中,第一首詩中就有“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的詩句。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蘭、桂花的風姿。春蘭用“葳蕤”來形容,具有茂盛之意。而“葳蕤”二字又點出蘭草迎春勃發,具有無限的生機與活力。桂用皎潔來形容,桂葉深綠,桂花嫩黃,清冷的月色相映之下,自覺有皎潔明淨的感覺。作者託物寓意,以蘭、桂的盎然與清雅來比喻賢人君子的自勵名節、潔身自好的品德。

字裡字外

“葳蕤”在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是一個經常使用到的詞語。《現代漢語詞典》中把“葳蕤”解釋為“形容枝葉繁盛”,實際上,透過分析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例句,我們會發現“葳蕤”一詞有著豐富的意義和用法。

第一,“葳蕤”是一種草的名稱,魏晉時代的任昉所著的《述異記》中說:“葳蕤草,一名麗草,亦呼為女草,江湖中呼為娃草。美女曰娃,故以為名。”

第二,“葳蕤”可以用來形容“草木茂盛枝葉下垂的樣貌”,《楚辭·七諫·初放》中寫道:“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來風。”意思是說:竹林很是茂盛,能防露遮雨,下邊卻有很大空間,即使無風也有清涼之感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