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慎shèn獨dú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釋義

只有自己一個人的場合也嚴於律己。

名家解讀

“慎獨”是儒家文化特別推崇的,《禮記》中說:“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儒家認為人最勇敢的不是面對外部世界,而是面對自己的內心。尤其是在獨處中能夠謹慎而不苟且,這才是人生的大境界。所以,慎獨不僅是一種自律,一種修養,更是一種情操,一種擔當。(酈波)

辨析

“慎”字不要與“縝”字混淆。“縝”讀作zhěn,從糸(mì)。糸指細絲,由絲細而密的特點生髮,故“縝”字的本義為“細緻”。

你知道嗎?

慎獨是儒家的一個重要概念,《禮記·大學》這樣解釋“慎獨”:那些缺乏道德修養的人,獨處時做盡了壞事。一見到道德修養高尚的人,就會躲躲閃閃,設法彰顯自己的美德。但自欺有什麼用呢?君子一定會真誠面對自己。

字裡字外

東漢安帝時的荊州刺史楊震以“性公廉,不受私謁”著稱,留下了“清廉誡四知”的典故。《後漢書·楊震傳》中記載了“楊震暮夜卻金”的故事:

楊震四次調任荊州刺史、東萊太守,他去荊州赴任的時候,路過昌邑。在昌邑做縣令的王密,是楊震當年舉薦上來的荊州秀才。王密為了表示對楊震當年提挈之恩的感謝,晚上去拜見楊震,懷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給楊震。楊震拒絕接受,說:“我舉薦你是因為我瞭解你,你這樣做是太不瞭解我了。”王密說:“天這麼晚了,沒有人能知道這件事。”楊震說:“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麼能說沒人知道?”聽了楊震的一番話,王密羞愧地退了出去。後人就把這件事當成“慎獨”的典型,流傳下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