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棟dòng折shé榱cuī崩bēng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釋義

正樑和椽子都毀壞了。比喻當政的人倒臺或死去。

名家解讀

“棟”,是指房子最粗的那根大梁。“榱”,就是椽子。梁和椽都是支撐屋頂的長條木料,是房屋的主要支撐部分。在“棟折榱崩”這個成語裡,“棟”和“榱”都用來比喻可以支撐國家社稷的人,所以“棟”“榱”折了,崩毀了,就是比喻當政者失勢或去世。(康震)

辨析

很多人容易把“棟”和“幢”弄混,但二者讀音不同,“幢”用作量詞時讀zhuàng,讀音正確的話就不會寫錯了。

你知道嗎?

據《晉書·鍾雅傳》記載,晉代時,蘇峻起兵作亂,攻打建康城。輔政大臣庾亮不敵敗走,出逃前向鍾雅託付朝廷大事。鍾雅憤怒,對庾亮說:“棟折榱崩,是誰的責任?”庾亮說:“先別說這些,將來能重新收復京都!”鍾雅不禁諷刺道:“你真與春秋時戰敗而逃的荀林父不遑多讓呀!”

字裡字外

“棟折榱崩”這個成語出自《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春秋時期,鄭國人尹何得到了上卿子皮的賞識。於是,子皮便向國相子產推薦讓尹何來治理自己的封邑。但子產認為尹何年輕,不足以擔任這個職位,所以不同意子皮任用他。

當時,子皮只是鄭國的一個上卿,只是因為曾在鄭國的饑荒之年捐出糧食賑濟災民,因而深得民心。而子產貴為國相,在鄭國的地位遠在子皮之上。本來,子產即使不講什麼大道理,不解釋自己的想法,子皮也必須聽從他的命令。但子產覺得那樣的話只是讓子皮被動地服從,而不是心悅誠服地接受,這樣下去會影響兩人之間的關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