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借jiè箸zhù代dài籌chóu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釋義

比喻從旁為人出主意,計劃事情。

辨析

“藉箸代籌”中的“箸”指的是筷子,“籌”指的是算籌,是古代的一種計算用具。無論筷子還是算籌,都是由竹子製成的,所以它們的部首都是竹字頭。“箸”和“籌”兩個字寫法有相近之處,書寫時注意不要混淆。

你知道嗎?

算籌是古代中國人發明的一種計算工具。實際上,算籌就是一根根粗細長短都相同的小棍子,以271根為“一握”,平時收在布袋裡系在腰間隨身攜帶,需要計數和計算時,才會取出來擺弄。算籌計數法起始於什麼時候已不可考,但最晚在春秋戰國時期它已經相當完備。算籌多由竹籤製成,少部分由玉石或金屬製成,長10—14釐米。人們將算籌按不同的規則擺放,除了加減乘除,甚至能完成開方等複雜的運算。祖沖之就是靠算籌精確推算出圓周率介於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的。算籌一直在古代中國人的生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直到宋代才逐漸被算盤所取代。

字裡字外

“藉箸代籌”一詞出自《史記·留侯世家》:“請借前箸以籌之。”“留侯”也就是張良。他是秦末漢初最傑出的謀士之一,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相傳楚漢爭霸時期,項羽將劉邦圍困在滎陽。劉邦為此異常苦悶,整日憂愁。這時,一個叫酈食其的儒生向劉邦提出建議,希望劉邦能分封六國後代為王,以此增強實力。劉邦覺得這個建議不錯,不過還是找到了張良詢問他的看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