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濟jì河hé焚fén舟zhōu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釋義

比喻有進無退,決一死戰。

名家解讀

這個成語出自《左傳·文公三年》:“秦伯伐晉,濟河焚舟。”這裡的“河”指的就是黃河。說的是秦穆公派孟明視討伐晉國,孟明視從茅津渡過黃河後將船全部燒燬,背水一戰,大敗晉軍。“濟”當動詞的時候讀作四聲,表示渡過,而不同於“濟南”中“濟”的三聲。(孟蓬生)

辨析

“濟河焚舟”中的“焚”字表示的是“燒”,渡過河之後將船燒掉,用來比喻有進無退、決一死戰的決心。

你知道嗎?

中國人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掌握了造船技術。早在石器時代,人們製作出獨木舟和筏,成為最早的水路交通工具。到了秦漢時期,中國人的造船技術達到了新的高峰。那一時期的船舶排水量越來越大,用途更加廣泛,人們甚至開始了大規模的海上航行。

字裡字外

“濟河焚舟”這一成語出自《左傳·文公三年》:“秦伯伐晉,濟河焚舟。”

當時秦國的統治者秦穆公一心想取代晉國,成為中原的真正霸主,不顧身邊親信的反對,派遣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率領大軍攻打鄭國,企圖擴大自己的疆土。不料,孟明視的部隊到達崤山時,遭到了晉國部隊的伏擊,秦軍慘敗,孟明視本人也被俘虜,靠他人相救才僥倖生還。

隨後,孟明視率軍再一次征討晉國,卻再一次鎩羽而歸。接連打敗仗的孟明視回到秦國時,主動將自己鎖進囚車,已不再奢求秦穆公能原諒他。然而,秦穆公卻相信經過這樣的挫折,孟明視必將取得接下來的成功,不僅赦免了孟明視,還鼓勵了他一番。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