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昃zè食shí宵xiāo衣yī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釋義

入夜才吃晚飯,天不亮就穿衣起床。指勤於政務。

名家解讀

“昃食宵衣”這個成語出自南北朝時期徐陵的《陳文皇帝哀冊文》,意思是皇帝到了入夜才吃晚飯,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原句為“勤民聽政,昃食宵衣”。(酈波)

昃,從日,太陽偏向西方時稱為“昃”。(張一清)

辨析

“昃”的讀音為“zè”,從日,太陽偏向西方時稱為“昃”,特指傍晚到入夜時分。“宵”讀作xiāo,是指“夜”,不要與“霄”混淆。“霄”有兩種意思,可當“雲”講,如“雲霄”;還可當“天空”講,如“九霄雲外”。

你知道嗎?

陳文帝是南北朝時期陳朝的第二位皇帝,名叫陳蒨(qiàn)。他是從艱難中發跡的,非常瞭解百姓疾苦。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務實仁愛,整頓吏治,注重農桑,使得國事強盛,政治清明,百姓富裕,是一位賢明的君主。

字裡字外

“昃食宵衣”這個成語的字面意思是入夜才吃晚飯,天不亮就穿衣起床,用來形容勤於政務。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先後有421人當皇帝。其中,有開國之君,有守成之君,有亡國之君。有明君,有庸君,有昏君,有暴君。這其中,雍正便是我國曆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勤政皇帝。

雍正皇帝於1722年繼位,1735年病亡,終年58歲,在位的13年間,他不巡幸,不遊獵,日理政事,終年不息。雍正皇帝勤於政務,從他硃批的奏摺就可略知一二。雍正在位期間共處置各種題本192000餘件,平均每年達14700件,親自硃批41600多件,有的批語竟有1000多字,比奏摺本身內容還要多。他幾乎每天都勞作到深夜,每天睡眠的時間還不夠4個小時,真可謂“日理萬機”。雍正把他批閱過的奏摺選擇一部分編成《雍正硃批諭旨》,裝訂的線裝本足有半米厚,這是一代勤勉之王勤於政務的真實記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