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漁yú陽yáng鼙pí鼓gǔ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釋義

漁陽:地名,現天津市薊縣,因薊縣西北有漁山,縣城在山南,故古時名漁陽,唐時安祿山駐軍在此。漁陽郡響起了戰鼓,指安祿山於漁陽舉兵叛唐的戰爭。後亦用為外族侵略之典。

名家解讀

“漁陽鼙鼓動地來”,人們用漁陽鼙鼓來形容安史之亂。安祿山是在范陽(即今北京)起兵。因安祿山長期戍守邊防,鐵騎精銳,中央部隊抵擋不住。他們吹著號角、敲著鼙鼓一路南下,攻克洛陽、長安。(康震)

辨析

“鼙”字容易寫錯,“鼙”屬上下結構,從鼓,卑聲。指軍中大鼓的替代品,即小鼓。也可以寫成“鞞”。

你知道嗎?

軍中大鼓只有一個,位置在將帥身邊。各個獨立分隊會配置一面小鼓,位置在分隊指揮官身邊,作為各分隊獨立作戰的指揮訊號鼓。鼙鼓大小不一,大者同鼗(táo)鼓;小者形似團扇,有握柄。

字裡字外

唐太宗、唐高宗時期屢次開疆拓土,建立遼闊邊境。唐玄宗為了加強邊疆控制、鞏固邊防,在邊境設定兵鎮,由節度使和經略使管理。節度使權大,“既有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掌握邊境軍事與財政大權,擁兵自重,尾大不掉,成為唐室隱憂。

開元末年,前期勵精圖治的唐玄宗漸漸喪失勤政理國的熱情,耽於享樂,寵幸楊貴妃,國政先後由禍國殃民的李林甫、楊國忠把持。安祿山獲玄宗寵信,兼任三鎮節度使,獨掌數十萬兵力,成為諸鎮之中實力最強大的一個。雖為人臣,但安祿山久懷異志,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之時,組織叛軍,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以清君側”為藉口起兵叛唐。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